脱靶的周子

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

如林语堂先生在著者序所写,“只是叙述当代中国男女如何成长,如何过活,如何爱,如何恨,如何争吵,如何宽恕,如何难受,如何享乐,如何养成某些生活习惯,如何形成某些思维方式,尤其是,在此谋事在人、成事在天的尘世生活里,如何适应其生活环境而已”。

先生并未将书中人物的性格特征架设的十分清晰,而是让读者自己去体会、感受随着时间的迁移,在人物身上所发生的微妙变化。着实有趣!

书中第一章,先生写道“在人的一生中,有些细微之事,本身毫无意义可言,却具有极大的重要性。事过境迁之后,回顾其因果关系,却发现其影响之大,殊可惊人。”木兰年幼时逃难与家人走失,后被曾家救起,与曾荪亚的夫妻姻缘就是在那时埋下。倘若那时木兰不坐另外那辆套着小骡子的轿车,途中发生的事情就会不一样,而木兰的一生也不同了。

木兰嫁给荪亚后说,她嫁得算是如意,虽然她从来没和立夫真正恋爱过。她嫁给荪亚,良心上是一片清白。荪亚爱她,她知道。婚后她会爱荪亚,她也知道。在这种爱里,没有梦绕魂牵,只是正常青年男女以身相许,互相敬重,做将来生活上的伴侣,只是这么一种自然的情况。只要双方正常健康,其余就是顺乎自然而已矣。

在那时的文化时代背景下,婚姻由着父母操持,即便是思想游走在时代前沿的木兰,也是无法跳脱出来。木兰心中爱慕立夫,但是她却深知最后陪伴立夫的会是妹妹莫愁。在莫愁处于孩童时期,木兰就笃定莫愁会比她幸福,当姐妹俩遇到立夫时,木兰就知道她的笃定是正确的。木兰还未嫁给荪亚时,仅是和立夫说说话,她就会觉得快乐。打从一开始木兰就已经知道,与立夫是无法在一起的,没有给到自己希望,也就没有触碰过希望,也就无谓会存在无法放手、心痛如刀割的情形出现。

对于曼娘的养子阿瑄在痛失母亲妻儿时的那段描写,让我觉得人生最痛苦的感觉也不外乎如此了。“他有一种古怪的感觉,觉得自己坠入了地狱,要千年万代受苦受难,并不是感觉到自己此次得免于难,而是自己正陷在紧紧的魔掌之中,而自己完全无力挣扎对抗。他并没有哭。他浑身的循环系统似乎颠倒过来。唾沫向外流,眼泪和汗向里流,两眼出奇的发干,汗毛发竖,好像外面泡着冷水。”最残酷的现实是什么?是阿瑄并未有一丝感官告诉自己得免于难是件幸事。


在书中体味不一样的生活,感叹这也许就是人生,无法看清未来的人生。



评论(6)
热度(4)

© 脱靶的周子 | Powered by LOFTER